【燕赵晚报记者赵晓华】有部分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希望能在当地就业,请问在鼓励就近就业方面如何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?
【省人社厅就业服务局综合处处长罗小川】一是引导居家灵活就业。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特色,促进乡村就业创业,大力发展文化、科技、旅游、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,振兴传统工艺。培育一批家庭工场、手工作坊,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,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,大力挖掘灵活就业岗位。
二是开发专岗安置就业。各贫困县要统筹开发就业扶贫专岗,对年龄偏大(女40岁、男50岁以上)和残疾家庭贫困劳动力,确实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予以托底安置。鼓励用人单位在贫困县开发养路、护林、护草、保洁、生态管护等公共服务就业扶贫专岗。贫困县在贫困村开发互助性就业扶贫专岗,为“老困孤”贫困人口养老护理、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看护、贫困病患人员及残疾人协助服务和保洁保绿环境卫生等提供服务。就业扶贫专岗按照每个岗位每月300元标准给予岗位补贴,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。

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“河北人社”